
中级会计实务8大特殊交易有哪些?
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同一集团内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并。这种合并通常发生在集团内部,其中一个企业被另一个企业所控制,或者两个企业共同受到一个控股公司的控制。在会计上,这种合并通常按照被合并企业的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而不是按照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处理。这是因为在同一控制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前后都受到相同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其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反映其经济价值。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不同集团之间的企业进行的合并。这种合并通常发生在两个没有直接关联的企业之间,其中一个企业想要扩展其业务或市场份额,而另一个企业则想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或市场机会。在会计上,这种合并通常按照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这是因为两个企业之间的合并涉及到不同的业务和资产组合,其经济价值需要通过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来进行反映。
3. 企业合并中的或有对价
在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是指合并双方在合并协议中约定的,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或满足特定条件时,合并双方或其中一方需要支付或收取的额外对价。这种对价可能是现金、股份或其他资产。在会计上,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如果或有对价是现金或股份,那么需要在合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相应的资产或负债;如果或有对价是其他资产,那么需要在合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相应的资产和负债。
4. 企业合并中的合并成本
企业合并中的合并成本是指为进行企业合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总和。这些费用可能包括律师费、评估费、审计费、咨询费等。在会计上,合并成本需要在合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同时,如果合并成本较大,那么需要将其分摊到合并后的企业中,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摊销。
5. 企业合并中的商誉减值
在企业合并中,商誉减值是指由于被购买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于购买企业所支付的购买成本而导致的资产减值。这通常发生在被购买企业的资产质量较差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在会计上,商誉减值需要在合并双方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减值损失。同时,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还需要对商誉减值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测试。
6. 企业分拆
企业分拆是指一个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资产分离出来,成立新的企业或子公司。这种交易通常发生在企业想要优化其业务结构或提高运营效率时。在会计上,企业分拆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分拆后的企业需要重新确认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摊销或计提折旧。
7. 企业剥离
企业剥离是指企业将某些资产或业务出售给其他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这种交易通常发生在企业想要优化其资产结构或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时。在会计上,企业剥离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剥离的资产或业务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相应的收益或损失。
8. 企业以股份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
企业以股份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份来购买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从而实现两个企业的合并。这种交易通常发生在企业想要通过股份交换来扩大其业务规模或实现协同效应时。在会计上,这种合并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发行的股份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相应的资产和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