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合作医疗怎么报销的?

17年合作医疗怎么报销的?

17年合作医疗怎么报销的?

合作医疗是一种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的制度,而17年的合作医疗报销政策则是指2017年合作医疗的报销方式、比例和条件等政策规定。

1. 报销方式

17年的合作医疗报销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即参保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后,由医疗机构直接办理报销手续;另一种是县(市、区)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报销,即参保者将报销材料提交给当地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机构进行审核并办理报销手续。

2. 报销比例

17年的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因地区而异,但一般来说,乡镇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在20%-30%之间,县级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在40%-50%之间。同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其报销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3. 报销条件

为了享受合作医疗的报销待遇,参保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是当地居民,并参加了当地的合作医疗;二是必须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且就医行为符合合作医疗的规定;三是必须提供完整的报销材料,包括医疗费用*****、诊断书、身份证等。

4. 报销流程

参保者在就医后,需要保存好相关的报销材料。如果是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参保者需要将报销材料提交给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进行审核并办理报销手续;如果是县(市、区)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报销,参保者需要将报销材料提交给当地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机构进行审核并办理报销手续。

5. 报销限制

虽然合作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但其在报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有些药物或治疗项目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此外,对于同一疾病的治疗,可能只能享受一次报销待遇。因此,在就医前,参保者需要了解清楚相关的报销政策和限制。

综上所述,17年的合作医疗报销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通过了解清楚相关的报销方式、比例、条件、流程和限制,参保者可以更好地享受合作医疗的报销待遇,减轻自身的医疗费用负担。

其他文章